在天津爆炸事故现场执行任务的北京军区防化一区官兵,与相关专家、港口库区业主方编组进入事故核心区,确认集装箱的性质,并做标识,为清理工作做前期准备。昨天下午,记者身穿防化服,佩戴专业防毒面具,随防化团官兵、专家及相关人员进入爆炸事故核心区,见证并记录下“特种”作业的危险与艰辛。
事故现场残留的金属钠遇硝酸盐、水,就会爆炸,且产生氰化氢,非常危险。所以进入现场必须穿包裹全身的防化服,佩戴专业的防毒面具。防化兵使用的专业面具是带一个碳罐,这种面具面对氰化物只能坚持50分钟,而一般的防毒面具最多支持15分钟。进入现场后,有水、白色物质的区域不能进入,更不能接触。在离开现场时要全身洗消,尤其是鞋底要消毒。
。
记者看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几乎没有路,几栋大楼仅剩了框架,已被熏成黑色;爆炸后变形、破碎的车辆、储气罐到处都是;有些铁皮直接镶嵌到水泥地中;被烧毁和震得变形的集装箱堆成了小山,混乱不堪;四处都有浓烟,还有少量的明火。在标完第52个集装箱时,已是傍晚6时5分了,郭连长通过对讲机呼叫各组,开始撤出。在往外走时,大家的防护服里已积了汗水,连橡胶手套里的水也满了。汗水从郭连长的防毒面具往外渗。走起路,脚下发出啪啪的响声。
这时,四五名穿着防护服、带着破拆工具的消防员向核心区中心走去。
部队返回驻地,明天将继续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