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 (HCW) 依靠医用手套提供有效的双向保护以预防疾病感染,正因如此,医用手套通常会用于外科手术中。手套是预防微生物致病体(包括病毒)的非常有效的屏护,但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退化。现已确定有三种主要原因会造成手套屏护作用退化:长期佩戴磨损、化学老化及水合作用。
在正常的佩戴过程中,医用手套会受到机械压力的作用,例如使用外科手术器械反复卷绕、拉伸、挤压和磨损,这些均会导致手套的屏护性能快速退化。Korniewicz 等人曾对医用手套在存在应力和无应力情形下出现手套失效的可能性进行了测试。应力过程包括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情况(例如钳子、解剖刀及缝合材料),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手套存在应力时比无应力时出现手套失效的可能性要高出四倍。
这些因素的影响取决于持续时间和手术类型,并且外科手术需要更高程度的灵活性,而使用多种仪器往往会减退乳胶的屏护性能。
研究还显示手术程序的持续时间与手套失效率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研究发现,如果手术持续两个小时以上,此比率会明显偏高。由于存在手套屏护性能退化的风险,因而建议在使用医用手套最多两个小时后更换手套。
影响手套屏护完整性的另一个因素是化学老化。手套接触油脂、氧化剂(如臭氧)、溶剂或药物,会引起手套破裂或手套材料化学改质。化学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改变手套的性能并增加手套的易损性及破损的机率。
影响医用手套性能的第三个因素是手套薄膜的水合作用,该作用是手套与水流体长时间接触而形成的结果。水合作用会使手套屏护的形状、形态和外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手套触觉灵敏度和拉伸性能退化。水合作用与上述长期佩戴磨损及化学老化三种因素综合作用,从而加速了手套屏护性能的失效。
不同手套水化反应的速度不同,某些医用乳胶手套在几分钟之内会发生水化反应,而一些手套则会在数小时后才会轻微产生水化反应。目前尚不清楚水合作用的确切反应机制,但人们普遍认为,水化速度与聚合物基质中水溶性/可萃取残留物的量有关,不过,水化反应速度缓慢的手套在临床上要优于那些水化反应速度迅速的手套。
目前佩戴双层手套已经成为降低手套破损风险的一种常见的做法。但是此种做法并不能完全消除手套破损风险,据研究报告显示,内层和外层手套的穿孔率为9%—18%。
尽管医护人员担心尖锐物会刺破手套,但在所有手术中,此种情形仅占所有手套失效的 2%或更低比例。在手术时间持续超过两到三小时的外科手术中,手套不仅接触血液和体液,还要接触其他可能会降低手套屏护性能的溶剂,如长时间使用手术器械(机械磨损)、在流体(水合作用)和油脂(化学降解)中使用过长时间。据证实,在历时超过三小时的手术中,手套失效率为50%。
通常很难检测到这些手套是否失效,只有当手术结束时移除手套后,方可检测到此种情况。有报告指出,超过 61-83%的使用者在手术过程中未发现手套失效。为尽可能降低这些问题的影响及血源性病原体潜在感染的风险,建议至少每隔两小时更换一次手套。